新聞資訊
【哈佛理財課】基金投資應處理的關系
2019/5/8
許多人在不了解基金投資的情況下,就進入了基金投資,而普通老百姓希望通過對基金的投資來分享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這本非但無可厚非,但投資者在投資前還是要學習一些基金方面的基本知識,以使自己的投資更理性、更有效。
那么究竟該如何理性地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要處理好那些關系呢?
自己要勤學習
無論何種理財,都要樹立正確科學的理財觀念,都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掌握相關的理財知識,做到能認知、能分辦、能判斷。何況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投資人,面對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新形勢,我們既要及時了解黨政國策,把握經濟脈搏,又要熟悉基金的基本知識。
選好基金公司
對于基金公司和規模來講,它們有大有小。就拿股票型基金來說,規模大的基金建倉困難,但資金充裕,既可在二級市場逢低吸納,又可在一級市場認購獲利,時間一長,其持久獲利能力毋容置疑;反之,小規模基金靈活矯健,調倉迅速,在波動的市場中更顯優勢。因此,大與小是相對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時機與品種的把握
很多基金投資人注重選時,十分在意申購時機的把握,而忽視了基金品種選擇的重要性。其實只要是認準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精心選擇幾只過往業績優良,公司管理優秀,社會評價較高,投資策略認同的基金,就可以隨時投資。
不要“喜新厭舊”
新基民大多“喜新厭舊”,只認新基金,不看老基金。要知道,新基金雖有好的一面,但老基金經驗豐富,操作穩健,更值得關注與投資。
在國外成熟的基金市場中,新發行的基金必須有自己的特點,要不然很難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可我國不少投資者只購買新發基金,以為只有新發基金是以1元面值發行的,是最便宜的。
其實,從現實角度看,除了一些具有鮮明特點的新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優勢。首先,老基金有過往業績可以用來衡量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而新基金業績的考量則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新基金均要在半年內完成建倉任務,有的建倉時間更短,如此短的時間內,要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規模有限的股票市場,必然會購買老基金已經建倉的股票,為老基金抬轎:再次,新基金在建倉時還要繳納印花稅和手續費,而建完倉的老基金坐等收益就沒有這部分費用;最后,老基金還有一些按發行價配售鎖定的股票,將來上市就是一塊穩定的收益,且老基金的研究團隊一般也比新基金成熟。所以,購買基金時應首選老基金。
處理好規模與結構的關系
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職業、收入、心理素質、抗風險能力和個人偏好等因素,恰當地選擇基金組合。
剛剛工作的年輕人可能積累比較少,這時候就可以采取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做投資,單筆的投資額很低。而具有一定積累的投資者,可以在把握良好投資機會的時候,做一次性的投資。對于老年人來說,現在的投資需求就不是為了財富的快速增長,而是為了一個養老的需要,只要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回報就可以了,這時候老年人的收入渠道也比較狹窄,就不建議進行高風險產品的投資。
為了避免集中投資帶來的風險,我們非常提倡基金投資去做組合投資,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構建投資組合,選擇不同的基金產品,會對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你是一個激進型的投資人,建議在核心資產配置上就應該多配一些股票型基金。如果是一個保守型的投資組合,建議在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方面加強配置。
——來自:哈佛理財課